當婚姻走到盡頭,無論是因感情破裂、價值觀分歧,或是因不可挽回的衝突導致無法繼續共同生活,許多人會面臨「該不該訴訟離婚」的重大抉擇。
離婚不只是情感上的結束,更涉及法律程序、子女監護、財產分配等繁瑣事項,稍有疏忽就可能影響自身權益。本文將以最清楚的架構,帶你一步步了解台灣離婚訴訟的完整流程,從事前評估、證據準備,到調解、判決與登記,協助你掌握關鍵節奏,理性走完這段法律旅程。
一、什麼情況下必須訴訟離婚?
若夫妻無法透過協議方式達成共識,無論是對離婚意願、財產分配還是子女監護安排,就可能需要走上訴訟程序。常見情形包含:
- 一方堅決不願離婚
- 發生家暴、外遇等重大婚姻破壞事由
- 長期分居,感情早已破裂
- 就財產或子女問題協商破裂
二、認識民法中的離婚事由與提訴條件
台灣《民法》第1052條列出10項明確的離婚法定事由,如重婚、外遇、家暴、惡疾等,亦可援引第二項「重大難以維持婚姻之事由」進行提訴。
📌 值得注意的是:若重大原因為原告自身造成,法院將不予准許。
🔎 延伸補充:分居雖非直接離婚事由,但若伴隨長年失聯、惡意遺棄、家庭義務缺失等情況,也可能被法院認定婚姻無法維繫。
三、事前準備:證據資料的整理重點
要提升勝訴機率,必須提供具說服力的合法證據,例如:
- 影音紀錄:家暴、外遇衝突錄影或錄音
- 對話截圖:通訊紀錄中承認錯誤或不當行為
- 證人陳述:親友或鄰人證詞
- 財務資料:隱匿資產、長期未盡家庭義務之對帳單

四、從遞狀到調解:正式展開法律程序
- 遞交離婚起訴狀:
- 包含離婚理由、證據清單、雙方基本資料,並依案件類型繳交裁判費。
- 一般1~2個月內會收到法院調解通知。
- 調解庭進行:
- 適用於多數離婚案件(家暴除外可跳過)
- 討論議題涵蓋離婚意願、監護權、扶養費、財產分配等
- 調解成功具有法律效力,失敗則進入正式審理程序
五、法院審理與證據攻防:你該了解的流程
法院審理約需4~8個月(僅預估時間,實際仍以個案法院為主),重點包括:
- 法官詢問:依照雙方陳述進行攻防,審查書證與人證
- 子女監護權調查:如需分配未成年子女監護或探視問題,法院會安排社工訪視並提供報告
- 專業鑑定:涉及家暴、精神狀況、財務能力時可提出聲請
六、判決與登記:離婚正式成立的終點
- 法院判決結果:如未上訴,於收到判決後20天生效
- 離婚登記:持確定判決書及確定證明書至戶政事務所辦理離婚登記,即告程序完結
💬 常見問題 Q&A
Q1:離婚一定需要律師嗎?
不一定,但若涉及監護權或財產糾紛,聘請律師將有助於提升勝訴率與保護自身權益。
Q2:法院能強制對方離婚嗎?
法院判決結果:如未上訴,於收到判決後20天生效
離婚登記:持確定判決書及確定證明書至戶政事務所辦理離婚登記,即告程序完結
Q3:離婚訴訟可以在配偶不知情的情況下提起嗎?
不行。依照我國法律規定,提起離婚訴訟後,法院會依法送達起訴狀與開庭通知給對方當事人,確保訴訟程序的公平性與對等性。
Q4:如果對方不出庭,離婚訴訟還會繼續嗎?
是的。依《民事訴訟法》第385條規定,若被告經合法送達仍不出庭,法院可視情況逕行審理並作成判決。若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婚姻破裂,即可能勝訴。
博策法律事務所提供免費法律諮詢
若您正面臨離婚困境,不確定該如何準備證據、是否符合訴訟要件,歡迎點擊下方連結,預約「博策法律事務所」的LINE免費線上法律諮詢,協助您量身規劃離婚策略,讓您安心跨出婚姻重整的第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