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策法律事務所

【2025最新版】子女扶養費怎麼算?5大計算關鍵與法院判定標準一次看懂!

【2025最新版】子女扶養費怎麼算?5大計算關鍵與法院判定標準一次看懂!
子女扶養費怎麼算才合理?法院怎麼判斷扶養金額與比例?不付扶養費可以強制執行嗎? 本篇深入解析子女扶養費計算公式、法院參考依據、扶養年限與強制執行流程,讓你一次搞懂扶養費怎麼談、怎麼算、怎麼保護孩子權益!

文章目錄

撰文:邱竑錡 律師

離婚程序中,「子女扶養費」往往是雙方最關心也最容易產生爭議的項目之一。無論是協議離婚還是訴訟離婚,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義務依然存在,但實務上扶養費要怎麼算?金額怎麼定?法院又是根據什麼依據來判斷?這些問題常讓家長感到困惑。

本篇文章將依據法院實務與主計總處統計,說明子女扶養費計算公式、法院常見的參考標準與收入比例分攤原則,同時也整理了扶養費支付年齡、包含費用範圍、協議與訴訟的處理程序,以及強制執行與法律協助方式,幫助您全面理解子女扶養費的法律架構與計算方式

子女扶養費是什麼?離婚後還要付嗎?


扶養費與贍養費有何不同?

子女扶養費是指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應負擔的經濟照顧義務,離婚並不消滅此義務。與之不同的是贍養費,係針對離婚後陷於生活困難的夫妻一方,由另一方提供生活補助所產生的費用。兩者法律依據與適用條件不同,應予區別。


父母沒有監護權還需要給扶養費嗎?

依據民法規定,即使父母無監護權,對未成年子女仍有扶養義務。監護權僅代表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主體變更,並不影響扶養責任。法院支持由主要照顧者向他方請求扶養費。

子女扶養費要付到幾歲?18歲還是20歲?


成年年齡修法後對扶養義務的影響

自2023年起,台灣民法成年年齡由20歲下修為18歲,因此一般扶養費支付義務至子女18歲即止。但若於修法前已有法院判決或契約明定為20歲,則依原約履行至20歲。


特殊狀況下可以延長扶養期限嗎?

法院得依具體情形裁量扶養費調整事宜。但是否延長扶養義務,仍須個案審酌並無絕對。

子女扶養費計算公式怎麼算?法院參考哪些依據?


行政院主計總處「每人月消費支出」作為判斷基礎

法院通常參考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「各地區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」作為初步標準。此一數據依縣市不同而異,是實務上最常使用的客觀依據。


法院判斷扶養費的四大要素

法院判斷扶養費的四大要素

法院在裁定扶養費時,綜合考量下列因素:

  • 父母雙方的收入與財產狀況
  • 子女的實際需求(教育、醫療等)
  • 雙方對子女照顧的比例
  • 雙方社會地位與生活背景

收入比例分擔原則是如何決定的?

若雙方收入懸殊,法院會按經濟能力判定各自應負擔比例,並非一律對半分攤。實際照顧負擔亦可能影響比例配置。


撫養費包含哪些項目?學費算在內嗎?

扶養費包含子女的基本生活所需,包括飲食、衣物、住宿、水電、交通、教育、補習、娛樂等。除非另有書面約定,學費與相關教育支出原則上納入扶養費範圍。

一個月小孩扶養費行情大概多少?


各縣市扶養費數據簡析

以民國112年行政院主計處數據為例,台中市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為約26,957元。此為法院可能參酌的基準金額。


法院實務判決常見金額範圍

PTT、Dcard網友常會實際分享行情,但仍需根據每人實際條件與法院裁量認定,僅供參考。

實務上,法院裁定的扶養費會參考上面所說的各縣市平均生活水準,通常介於每月9,000至17,000元之間,依各縣市各不相同。

但實際上若雙方經濟差距懸殊時,例如一方月薪3萬一方9萬,法院也可能會依照雙方薪資比例去裁定扶養費金額為1:3,亦即收入較高的一方負擔較高的扶養費用;甚至有些法院會將主要照顧者的照顧行為評價為扶養費的付出,因而判定未擔任主要照顧者的一方負擔較高的扶養費用。

然而實際法院裁判的扶養費還是依個案而定,建議可以跟律師討論後會比較清楚。

子女扶養費雙方協商與法院裁定差在哪?


在離婚過程中若能私下協商子女扶養費,可避免訴訟帶來的時間與情緒成本。然而,當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時,就必須透過法院介入來裁定。了解協議與裁判的差異,有助選擇最適合自身情況的處理方式。


如何透過協議書約定扶養費?

父母可於離婚協議書中明確記載扶養費金額與支付方式,並雙方簽署同意即具有法律效力。若再將協議進行公證,如一方未履行甚至可直接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。

常見的寫法為:
乙方應自_年_月_日起至未成年子女OOO成年之日止,按月於每月五日前給付甲方關於未成年子女OOO之扶養費新臺幣OOO元;乙方如遲誤一期未履行或不完全履行,其後__個月之給付視為亦已到期。


法院調解與裁定流程介紹

若雙方就子女扶養費金額無法達成協議,可依下列步驟進入法院程序處理:

  • 步驟一:提出扶養費聲請

一方可向地方法院聲請扶養費給付,提出理由與初步計算金額,並附上子女實際需求與自身經濟狀況資料。

  • 步驟二:法院安排調解程序

根據《家事事件法》規定,子女扶養費屬於強制調解事件,法院會先安排調解委員進行調解,嘗試協助雙方達成共識。

  • 步驟三:調解成立 → 成為有執行力的調解筆錄

若雙方在調解中達成一致,法院將製作「調解筆錄」,具有與判決相同的法律效力。依此筆錄履行即可,毋須再進一步訴訟。

  • 步驟四:調解不成立 → 進入訴訟程序

若調解失敗,案件將自動進入正式訴訟程序,由法官開庭審理。

  • 步驟五:法院裁定扶養費金額與方式

法官會根據雙方收入、子女需求、照顧分工、生活地區消費支出等因素,裁定合理的扶養費金額與支付方式。


協議後扶養費可以變更嗎?有哪些條件?

當生活物價顯著變動或子女產生重大開銷(如疾病、升學等),可依法聲請調整原扶養費內容。法院將審酌事由是否成立。

對方不付扶養費怎麼辦?法院強制執行流程整理


扶養費強制執行的準備資料與流程

扶養費強制執行的準備資料與流程

當對方未依協議或判決按時支付扶養費時,可依下列步驟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:

  • 步驟一:確認具有法律效力的執行名義
    確認您已擁有法院判決書、調解筆錄、或具執行力之協議書。律師可協助:協助判讀協議內容是否可直接執行,避免程序錯誤或被駁回。
  • 步驟二:準備聲請文件與證明資料
    準備好執行名義、身份證明、未繳金額清單與債務人可能財產資料。律師可協助:整理未繳紀錄、協助向國稅局查詢債務人財產資訊。
  • 步驟三:前往地方法院提出強制執行聲請
    向地方法院執行處遞交文件並聲請執行。律師可協助:撰寫聲請狀、整理證明資料、代為提出聲請並追蹤法院回應。
  • 步驟四:法院審核並發動執行程序
    法院確認後,可查封存款、薪資、動產不動產等資產。律師可協助:若法院裁量結果未如預期,可協助提出追加資料或補充聲請內容。

可否扣薪?可否查封財產?

法院可依法核發扣薪命令或查封債務人名下存款、不動產、薪資等財產,作為強制執行手段。

例如向法院聲請收取債務人每月薪資之1/3或者強制拍賣債務人名下的不動產。


常見拖欠扶養費應對策略與建議

如債務人惡意拖延,可先寄發存證信函催繳,再聲請強制執行。為保障權益,建議委託律師協助完整流程處理。

律師可以提供的協助有哪些?


當子女扶養費涉及協議、計算、調整或強制執行等程序時,專業律師的協助將大幅降低糾紛風險。律師可提供以下協助:

  • 審閱並擬定離婚協議書中扶養費項目並確認合法有效,保障雙方權益。
  • 協助蒐集證據與財務資料,釐清扶養費計算基礎。
  • 代表當事人參與法院調解程序,避免情緒對立。
  • 若對方拒絕支付扶養費,可代理聲請法院強制執行,包括扣薪與查封財產。
  • 在特殊情況(如物價上漲、子女特殊需求或者自身薪資水準改變)下,協助聲請變更扶養費條件。

無論您正處於離婚協議、監護爭議或扶養費訴訟中,建議及早尋求律師協助,針對個案條件做出最合適的規劃,以確保子女權益與您的法律保障。

遇到扶養費問題,不需獨自煩惱!

若您正面臨扶養費問題,或對本文內容有任何疑問,歡迎透過博策法律事務所的免費法律諮詢服務與我們聯繫。我們提供最專業的法律協助,為您爭取最佳解決方案。

👉 了解更多服務詳情:【免費法律諮詢說明

您是第一次法律諮詢嗎?請不用擔心,我們會為您分析最佳方案!